文化交流 您当前位置:首页
    源远流长的祁太秧歌
    时间::2014-02-27 | 打印

     摘要

        ●祁太秧歌是源于晋中祁县、太谷,流行于榆次、平遥、介休、清徐、文水、交城、孝义、汾阳等地的戏曲剧种。由祁县、太谷一带的民歌小调演变而成。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秧歌戏,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陕西以及内蒙古、山东等地。各地的秧歌戏多以兴起或流行的地区命名,如山西的祁(县)太(谷)秧歌(又叫晋中秧歌)、太原秧歌、朔县秧歌、繁峙秧歌、广灵秧歌等。”

        ●在祁太秧歌兴盛的背后,也披露出深深的隐忧。

      

        渊源和演变

        祁太秧歌是源于晋中祁县、太谷,流行于榆次、平遥、介休、清徐、文水、交城、孝义、汾阳等地的戏曲剧种。由祁县、太谷一带的民歌小调演变而成。

        它在早期是元宵节闹红火中的踩街秧歌,演唱《珍珠倒卷帘》、《踢球》、《四保儿上工》、《游社社》等节目,大都是第三人称说见闻、数典故、叙景致的歌舞形式。清嘉庆至道光年间,祁县、太谷等地多有秧歌自乐班社活动,逢年过节,编演《割田》、《回家》、《介休县送女》、《布换花》等剧,初登舞台。以后又派生出了《翠屏山》、《武松打虎》、《吃瓜》、《木兰从军》等真刀真枪表演的“武秧歌”。

        光绪年间,祁太秧歌兴旺,祁县德盛社、吉庆社等职业和半职业班社遍布晋中各县,跨县百里演出,剧目有《吃油馍》、《采茶》、《换碗》、《大观灯》、《大算命》、《哭五更》、《卖豆腐》等。

        民国十五年(1926年)前后,秧歌艺人根据当地真人真事编演《唤小姨》、《做小衫衫》、《张公子回家》、《卖胭脂》、《劝戒烟》、《吃招待》、《送樱桃》等一批反映商业和农村生活的小戏。出现了侯富全、王莲惠、李俊卿、吕达、刘连连、温薛士、温跃高、刘祖富、程忠、董世俊、荣狗儿等名演员。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晋绥边区的七月剧社二队、五五剧社和人民剧社二队曾以祁太秧歌的形式,排演《刘巧儿》、《闹对了》、《我又来了》等现代戏。

        1952年冬,榆次专署文教局组建祁太秧歌研改社,整理改编了一批传统秧歌节目,移植排演了《挑女婿》《送嫁妆》等现代戏,剧种得以推陈出新。

        1955年,榆次县成立专业秧歌剧团,改革音乐唱腔,变一剧一民为一剧数曲,增加弦乐伴奏,丰富打击乐器,改编《偷南瓜》、《当板箱》等传统剧,移植演出《朝阳沟》、《李双双》、《李二嫂改嫁》、《红灯记》等现代戏,培养出邱金兰等第一代女演员,剧种日臻完善。

        祁太秧歌现收集的剧目约有300多个,大都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大约分歌舞小戏、生活小戏、秧歌剧三类。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采用地方群众口头语言,体裁广泛、内容丰富。唱腔曲调近300首。最初是一剧一曲,男女角同调,后发展为一曲多种唱法,男女有别。

        祁太秧歌,最初统称秧歌,群众称“××村的秧歌”或“××班的秧歌”,原无属性定型名称。上世纪40年代,解放区革命根据地晋绥边区当时流行着两种秧歌,虽都称秧歌,但其风格、特点截然不同,名称上感到混淆不清,因而晋绥文联的戏剧工作者经研究磋商,认为从流行区域上分较好,于是分别定为“陕北秧歌”和“晋中秧歌”两种,取代了历史上统称的“秧歌”名称。

        1951年5月5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戏曲改革的指示》,同年11月份榆次专署文教局长郝静瑞在县文化馆长会议上,指定祁县、太谷、文水、交城四县各选派秧歌名老艺人二三名,由祁县文化馆负责集中,联合组成祁太秧歌研改社,社长薛贵棻(祁县),副社长刘焕玉(祁县)、杨子森,以边演出、边研究、边改革的方法,做了大量推陈出新工作。此间,在研改中大家认为当时在晋中区域流行的秧歌,除祁太秧歌以外,还有介休干板秧歌、汾孝地区秧歌、太原郊区的晋源秧歌、祁县温曲武秧歌等,这些剧种不同的秧歌统称晋中秧歌,也有点眉目不清,也不科学。从而决定将“晋中秧歌”由原发祥于祁太二县的这一秧歌剧种定名为“祁太秧歌”。这个名称自1951年改革以来,一直流传至今。

        称谓的由来

        祁太秧歌的称谓由来,权威典籍均有记述。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秧歌戏,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陕西以及内蒙古、山东等地。各地的秧歌戏多以兴起或流行的地区命名,如山西的祁(县)太(谷)秧歌(又叫晋中秧歌)、太原秧歌、朔县秧歌、繁峙秧歌、广灵秧歌等。”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祁太秧歌也叫晋中秧歌,戏曲剧种。流行于山西中部和陕北地区。原系祁县、太谷一带的民歌小调,到清代中叶与民间歌舞相结合,发展成演唱生活小戏的秧歌班。脚色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最初在广场演出,后被搬上舞台。清末农村已有‘自乐班’组织,逢年过节临时搭台演唱。解放后成立了专业剧团。演出剧目有《卖烧土》《绣花灯》等,语言、曲调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

        《中国戏曲志》:“祁太秧歌形成于祁县、太谷,流行于榆次、平遥、介休、清徐、文水、交城、孝义、汾阳等地。”

        《中国戏曲剧种大词典》:“祁太秧歌是山西省地方戏民剧种之一。其流行地区以祁县、太谷为中心,遍及介休、平遥、文水、交城、孝义、汾阳、清徐、榆次、寿阳以及太原南郊。因这些地区大多在晋中盆地,故一度与太原秧歌统称为‘晋中秧歌’。”

    街头表演
     

        现状和展望

        解放初期是祁太秧歌最兴盛的时期,就祁县地面有近80多个村组建了秧歌班社各村班社在祁太秧歌研改社“三胎三骨”(即原胎原骨、原胎换骨、脱胎换骨)的原则基础上,所排演的秧歌剧目全部是健康文明的优秀剧目。祁太秧歌在“文革”期间和计划经济时代一度衰落。进入新世纪以来,广大群众和民间艺人在党和政府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政策的感召下,在祁县大地又掀起了一股“民办文化热”。全县160个行政村就有图书、电影、晋剧、秧歌、剪纸、武术、书法等各类民办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室105个,涌现出了权勇(电影、图书)、麻万全(晋剧、秧歌)等闻名全省的农民文化大院。但是,在祁太秧歌兴盛背后,也披露出深深的隐忧,一是相对题材丰富、内容广泛的300多个祁太秧歌剧目,现在传演的也就三四十个左右,其中也不乏有不健康内容;二是丰富的秧歌曲调整理收集尚不完善;三是剧目演艺人员出现断层,许多剧目演出技艺已经失传。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文化事业,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祁太秧歌这朵植根于晋中丰厚历史文化土壤里的艺术奇葩,必将绽放出新的魅力色彩。

文化交流





版权所有 辽阳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辽ICP备14003467号-1 地址:辽阳市文圣区河东路9号   辽公网安备 21101102211013号  

技术支持:龙采科技(辽阳)有限公司---百度辽阳地区营销服务中心辽阳百度推广辽阳网站建设